巴以冲突愈演愈烈,内塔尼亚胡赢得了短暂的胜利,但用炮火得到战争的所谓胜利,其实很容易输掉以色列的未来。
根据媒体报道,以色列国防军于9月19日正式发起对加沙城的全面地面进攻。
以军的这场行动,正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所预告的,被以方视为决定性一战。以色列军方宣布目标明确——清除哈马斯残余力量,全面控制加沙核心区域。
以军的推进不只是体现在地图上的前进,还关联着加沙平民的生死,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深远变化。
据以色列军方发言人阿维查伊·阿德拉伊说,随着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城,空袭覆盖面也随之扩大。根据军方的消息,已有约 32 万居民已逃离,但仍有约65万人滞留在战区。
随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由于道路受损严重,导致加沙平民无法迅速撤离,部分区域通信中断,很多民众甚至无法接收疏散通知。
以军此前曾对法赫米·贾贾维学校实施空袭。该校当时收容了大量流离失所的家庭,空袭造成33名平民死亡,其中包括儿童。
以方称,这次袭击目标是藏匿于校内的哈马斯武装分子。巴以双方各执一词,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争论。
尽管内塔尼亚胡的态度十分强硬,但以色列国内仍有不同的意见发出。
根据以色列民主研究所发布的数据,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支持通过释放人质换取停火与撤军。
人质家属组织更是发出公开信,表示担忧地面战争将导致人质伤亡。在耶路撒冷,反对政府的抗议频繁出现,要求政府改变策略,优先营救人质。
除了以色列内部的争论,袭击行动在国际层面也引起了大量的指责。
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9月15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紧急峰会。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·本·哈马德·阿勒萨尼指责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,埃及总统塞西更罕见地称以色列为敌人。
要知道,埃及与以色列自1979年签署和平条约以来,双方的关系虽然冷淡但尚未破裂,可如今埃及的表态已经突破外交惯例。
面对以色列的这一系列激进的行动,美国的反应十分微妙。美方虽然派出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以色列,鲁比奥表达对以色列地面行动的支持。
但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特朗普和鲁比奥的态度却不太一致,他在私下曾对内塔尼亚胡提出批评,认为其过度依赖武力。
和美国不同的是,欧盟正在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限制措施。多个欧洲国家的中东裔社区在欧洲的街头示威,要求本国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加强硬态度。
从特朗普的模糊态度和欧洲多国的反对声能够看出,以色列即便在加沙取得军事控制,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。
哈马斯的组织形态并不完全依赖地理空间,即使失去加沙城,其影响力也可能转入地下或转移至其他区域。
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,造成了的大量平民伤亡,导致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,基础设施也基本瘫痪,这种做法反而可能激化该地区反以情绪。
加沙地带的象征意义已远超其地理和军事价值。在阿拉伯世界来说,加沙是抵抗的象征。对西方而言,加沙地区的人权问题摆在了桌面上。
对于以色列本身来说,加沙问题也加剧了国内的分裂。
战争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胜败问题,真正的胜利,不能靠军事上的强弱来定义。
无论是对以色列来说,还是对整个中东而言,加沙城的战火点燃的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冲突,也将以色列引向了危险的未知境地。
强者为所欲为,弱者受其所难,以色列正在成为中东地区的风险源。
股民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