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了凡四训》关于善恶的例子,感人至深,什么是阴德,什么是阳善,公道自在天地人心,所以老天是最公平的,因果善恶,都在平衡。
图片

《了凡四训》第一篇立命之学,书中了凡先生用真人真事,证实了因果真实不虚,善有善报,天地间有功过格,人间每人每刻每日也有功与过,老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。从书中看到作者改变命运的关键,就是读书、行善,这也是给了后世实修者极大的信心与鼓励。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,创造什么样的人生,基于你我发了什么样的愿力,做了什么样的努力,根本是你创造了多少福报或业力。
图片
“世间享千金之产者,定是千金人物;享百金之产者,定是百金人物;应饿死者,定是饿死人物;……”,怨天尤人是可怜可悲之人,可怜之人亦有可恨之处,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自己感召而来,天不过因材而笃,命由天作,福自我求,若命中无福无禄,那就从现在开始积德累功。一个人处世做事,不需想我能得到什么,而要想我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,存好心,做好事,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落实在每日的实事里。
书中看到八字先生算命,云谷禅师不算命,讲的是道法,境界不一样。大善之人,大恶之人,命运拘他不定,善恶本身不断在形成因果,又如何被人算定呢? 善易者不卜,大智慧者,常静心,毕竟三维的思考力再强,不如天道。静心如平静的湖水,可照出上空的明月,千江一月,万古长存。净念相序,因果相连,把当下的自己做好,清楚自己的身口意,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,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了凡四训,是一系列的改命系统,牢记,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是行道之本。特别是孝悌二字,若无法做到,修行再多也只是增加傲慢与偏见。离真正的“道”只会渐行渐远。
图片
最终看到,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,从心而论,感无不通。善恶要如明镜高悬,时刻在心中。时刻铭记做每一件事的初心。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,是善;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,是恶。牢记:不做假好人,要做真善人,那就要实实在在去做好事,做了好事还不着相。常救人,特别是救慧命,慧命一旦打开,此生就通畅了。
圣贤的教诲,信则真信,行则真行。修行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,需诚心才能相应。多一份圆融,比如怎样算是做人的原则,怎样是世俗里的善巧方便……

图片
《了凡四训》 的学习已暂告一段落,这本书儒释道都有缩影,内容非常详实,看到谦德之效,很有启发。在易经里,谦之一卦,六爻皆吉,满招损,谦受益,谦虚是一种气节,一种胸怀,一种空性。不懂谦卑,倔强,最近自己的身体也在提醒自己了。为什么谦虚反而会得到能量,像水一样,唯有谦虚,把自己放的很低,所大海很广大,就是因为它放的低,海纳百川,在道德经,水利万物而不争,水是智慧和仁德的象征。生命有两个通道,小我和大我,只要小我一关闭、大我就活动。一滴水融入大海,就不会消失。这是大我的力量,融入大我,也是入道。这个是需要慢慢体验。
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果,欲知后世果,今生做者因。离开因果,便是离道,一切就是痴人说梦。举头三尺,决有神明。趋吉避凶,断然由我,三经一训,究其本质反复讲通这个理,就最终讲这些都是让大家重视,如果身口意都不重视的话,因上播下的种子,果报迟早要受。比如生活中身体上的诸多不顺,都是触犯了道义,违背了天地之间看不见的一些规则,或者做了不利于天地万物的事儿,导致的反作用力,也叫因果或业障。果上执着,是愚痴。一切现象界的发生得从因上寻,连我们的三维空间都只是一个投影。不执着就是解脱,跳出小我才能看到真相,就不再受困扰。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身体这个小我里,身体和知见其实也是一种障碍。
图片
所有发生的都是来提醒我们,因为上天永远垂爱着众生。山河大地,万事万物,都受着天地能量的馈赠。只是人们往往逆天而行,与大道连不上,向内身心不顺畅,向外人事不通达。从心上起的每个念头都是有能量的,每日多多学会感恩吧,感恩的能量很大,感恩化解一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民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